【成语名称】调和阴阳
【成语读音】tiáo hé yīn yáng
【成语解释】使阴阳有序,风调雨顺。旧多指宰相处理政务。
【成语出处】《汉书·贡禹传》:“调和阴阳,陶治万物,化正天下,易于决流抑队。”
【成语造句】臣蒙恩备台辅,不能奉宣政化,调和阴阳。★《后汉书·杨震传》
【近 义 词】调理阴阳
【反 义 词】不相上下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繁体】調咊陰陽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ABCD式的成语、动宾式成语、带和字的成语、带调字的成语、带阳字的成语、带阴字的成语
【成语接龙】、第二个字是和的成语、调开头的成语、调结尾的成语、阳开头的成语、阳结尾的成语、第三个字是阴的成语
调和阴阳成语接龙:
阳春有脚 用以称誉贤明的官员。
阳奉阴违 阳:表面上;奉:遵守,听从;阴:暗地里。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阳关大道 原指古代经过阳关通向西域的大道,后泛指宽阔的长路,也比喻光明的前途。
阳关三迭 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三迭:反复歌唱某一句。原指古代送别的曲调。后也比喻离别。
阳煦山立 象太阳那样暖和,象山岳那样屹立。比喻人性格温和,品行端正。
阳解阴毒 指表面和解背后下毒手。
调和阴阳的意思是使阴阳有序,风调雨顺。旧多指宰相处理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