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誓不两立
【成语读音】shì bù pǎng lì
【成语解释】誓:发誓。发誓不与敌人并存。指双方仇恨极深,不能同时存在。
【成语出处】《战国策·楚策一》:“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成语造句】瑜曰:“吾与老贼誓不两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
【反 义 词】情投意合、亲密无间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指不能同时存在
【成语繁体】誓不兩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ABCD式的成语、动宾式成语、带不字的成语、带两字的成语、带立字的成语、带誓字的成语
【成语接龙】、第二个字是不的成语、第三个字是两的成语、立开头的成语、立结尾的成语、誓开头的成语、誓结尾的成语
誓不两立成语接龙:
立功赎罪 以立功来抵偿罪过。
立命安身 立命:精神上安定;安身:指得以容身。指精神上有寄托,生活上有着落。
立木南门 立木:竖木于地上。用具体事实来证明新的法令、制度一定要推行开来。多用于形容取信于民。
立人达人 立:建树,成就;达:发达,显贵。旧指帮助人建立功业,提高地拉。
立身处世 立身:做人;处世:在社会上活动,与人交往。指人在社会上待人接物的种种活动。
立此存照 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将来查考的凭证。
誓不两立的意思是誓:发誓。发誓不与敌人并存。指双方仇恨极深,不能同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