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朴斫之材
【成语读音】pǔ zhuó zhī cái
【成语解释】加工治理而尚未成器之材。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博喻》:“肤表或不可以论中,望貌或不可以核能,仲尼似丧家之狗,公旦类朴斫之材。”
【成语造句】无
【成语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晋朝成语、ABCD式的成语、偏正式成语、带之字的成语、带斫字的成语、带朴字的成语、带材字的成语
【成语接龙】、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朴开头的成语、朴结尾的成语、材开头的成语、材结尾的成语
朴斫之材成语接龙:
材大难用 原意是能力强难用于小事。后形容怀才不遇。
材高知深 材:通“才”。知:通“智”。才能出众,智慧高超。
材能兼备 材:通“才”。才智和能力都具备。
材朽行秽 指无才无德。有时用为谦词。
材德兼备 材:通“才”。既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又有好的思想品质。
材优干济 指才能优异,有干练的办事能力。
朴斫之材的意思是加工治理而尚未成器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