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举国若狂
【成语读音】jǔ guó ruò kuáng
【成语解释】全国的人都激动得像发狂一样。
【成语出处】《礼记·杂记下》:“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
【成语造句】为甚一纸招贴,便举国若狂如此?(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
【近 义 词】纵情欢乐
【反 义 词】优柔寡断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表示极高兴
【成语繁体】舉國若狂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正音】国,不能读作“ɡuǒ”。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孔子的成语、ABCD式的成语、偏正式成语、带举字的成语、带国字的成语、带狂字的成语、带若字的成语
【成语接龙】、举开头的成语、举结尾的成语、第二个字是国的成语、狂开头的成语、狂结尾的成语、第三个字是若的成语
举国若狂成语接龙:
狂风骤雨 原形容大风大雨。后也比喻处境险恶或声势猛烈。
狂犬吠日 疯狗对着太阳乱叫。比喻坏人自不量力地叫嚣。
狂妄自大 狂妄:极端的自高自大。指极其放肆,自高自大,自中无人。
狂吠狴犴 吠:狗叫;狴犴:传说中一种野兽名,这里指狂犬。狂犬乱叫。
狂瞽之言 狂:狂妄。瞽:瞎眼,盲目。指愚妄无知的言论。旧时常用作自谦之辞。亦作“狂瞽之说”。
狂朋怪侣 行为狂放不循常轨的朋友。
举国若狂的意思是全国的人都激动得像发狂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