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与民更始
【成语读音】yǔ rén gēng shǐ
【成语解释】更始:重新开始。原指封建帝王即位改元或采取某些重大措施。后比喻改革旧状。
【成语出处】《庄子·盗跖》:“与天下更始,罢兵休卒。”《汉书·武帝纪》:“朕嘉唐虞而乐殷周,据旧以鉴新,其赦天下与民更始。”
【成语造句】高阳《金色昙花》:“溥仪在不得已朕只得准如所请,于宣统九年临朝听政,与民更始之后,刊出应兴应革诸大端共九条,作为‘宣统皇帝’与‘天下臣民’的约法。
【反 义 词】高高在上、横征暴敛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成语繁体】與民更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正音】与,不能读作“yù”;更,不能读作“ɡènɡ”。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ABCD式的成语、偏正式成语、带与字的成语、带始字的成语、带更字的成语、带民字的成语
【成语接龙】、与开头的成语、与结尾的成语、始开头的成语、始结尾的成语、第三个字是更的成语、第二个字是民的成语
与民更始成语接龙:
始终不渝 渝:改变,违背。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始终如一 始:开始;终:结束。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始作俑者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始终若一 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同“始终如一”。
始末原由 始末: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原由:缘由;来由。事情的经过和原因。同“始末缘由”。
始末缘由 始末: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缘由:缘故由来。事情的经过和原因。亦作“始末原由”。
与民更始的意思是更始:重新开始。原指封建帝王即位改元或采取某些重大措施。后比喻改革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