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义愤填胸
【成语读音】yì fèn tián xiōng
【成语解释】指胸中充满义愤。
【成语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十三妹]把白脸儿狼、傻狗二人商量的伤天害理的这段阴谋听了个仔细,登时义愤填胸。”
【成语造句】畿辅士民,屡遭虏骑蹂躏,莫不义愤填胸,恨之切骨。★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
【近 义 词】义愤填膺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气愤
【成语繁体】義憤填胷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ABCD式的成语、主谓式成语、带义字的成语、带填字的成语、带愤字的成语、带胸字的成语
【成语接龙】、义开头的成语、义结尾的成语、第三个字是填的成语、第二个字是愤的成语、胸开头的成语、胸结尾的成语
义愤填胸成语接龙:
胸怀大志 怀:怀藏。胸有远大志向。
胸无城府 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胸有成竹 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胸无大志 心里没有远大志向。
胸有鳞甲 比喻存心险恶。
胸中甲兵 甲兵:披甲的士兵。比喻人具有军事才能。
义愤填胸的意思是指胸中充满义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