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一举两全
【成语读音】yī jǔ pǎng quán
【成语解释】指一举措而能顾全两面。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郭淮传》:“兵不远西,而胡交自离,此一举两全之策也。”
【成语造句】这叫做假亲脱网之计,岂非一举两全之美也?★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四回
【近 义 词】一举两得
【反 义 词】丰衣足食
【成语用法】作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繁体】一舉兩全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一的成语、ABCD式的成语、并列式成语、带一字的成语、带两字的成语、带举字的成语、带全字的成语
【成语接龙】、一开头的成语、一结尾的成语、第三个字是两的成语、第二个字是举的成语、全开头的成语、全结尾的成语
一举两全成语接龙:
全神灌注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同“全神贯注”。
全璧归赵 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同“完璧归赵”。
全盘托出 连盘子也端出来了。比喻全都讲出来,毫不保留。
全身远害 远:离。保全生命,远离灾害、危害之地。亦作“远害全身”、“全身远祸”、“潜身远祸”。
全神贯注 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一举两全的意思是指一举措而能顾全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