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掩耳盗钟
【成语读音】yǎn ěr dào zhōng
【成语解释】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成语出处】语出《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怳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成语造句】无
【近 义 词】掩耳盗铃
【反 义 词】大步流星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自欺欺人
【成语繁体】掩耳盗鐘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ABCD式的成语、偏正式成语、带掩字的成语、带盗字的成语、带耳字的成语、带钟字的成语
【成语接龙】、掩开头的成语、掩结尾的成语、第三个字是盗的成语、第二个字是耳的成语、钟开头的成语、钟结尾的成语
掩耳盗钟成语接龙:
钟灵毓秀 钟:凝聚,集中;毓:养育。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钟鸣鼎食 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钟鸣漏尽 漏:滴漏,古代计时器。晨钟已经敲呼,漏壶的水也将滴完。比喻年老力衰,已到晚年。也指深夜。
钟鼎之家 富贵宦达之家。
钟鼓之色 指欢欣喜乐的面色,像欣赏音乐时表现出的那样。
钟鼓馔玉 指鸣钟鼓,食珍馐。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
掩耳盗钟的意思是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己欺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