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异口同音
【成语读音】yì kǒu tóng yīn
【成语解释】不同人说同样的话,形容看法、意见完全一致。
【成语出处】南朝·梁·沈约《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成语造句】鲁迅《徘徨·长明灯》:“‘那自然!’三个人异口同音地说。”
【近 义 词】异口同声
【反 义 词】无理取闹、心怀叵测、理屈词穷
【成语用法】作谓语、状语;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成语繁体】異口同音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ABCD式的成语、并列式成语、带口字的成语、带同字的成语、带异字的成语、带音字的成语
【成语接龙】、第二个字是口的成语、第三个字是同的成语、异开头的成语、异结尾的成语、音开头的成语、音结尾的成语
异口同音成语接龙:
音容宛在 仿佛还听到他的声音,还看到他的容貌神情。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音容如在 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音问两绝 书信与消息都断绝。亦作“音问杳然”。
音信杳无 没有一点消息。
音容笑貌 指死者生前的声音容貌和神情。
音问相继 音问:音信。书信和别人捎来的问候连续而来
异口同音的意思是不同人说同样的话,形容看法、意见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