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攘外安内
【成语读音】rǎng wài ān nèi
【成语解释】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成语出处】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成语造句】管仲一匡九合,攘外安内,其功甚大。★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卷七十二
【近 义 词】安内攘外
【反 义 词】亲密无间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处理内外关系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ABCD式的成语、并列式成语、带内字的成语、带外字的成语、带安字的成语、带攘字的成语
【成语接龙】、内开头的成语、内结尾的成语、第二个字是外的成语、第三个字是安的成语、攘开头的成语、攘结尾的成语
攘外安内成语接龙:
内视反听 内视:向内看;反听:听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内外夹攻 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内外交困 交:同时;困:困境。里里外外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内省不疚 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内忧外患 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有时也比喻个人的情况。
内顾之忧 旧时形容没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顾虑家事。现形容有内部的忧虑。
攘外安内的意思是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