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染指于鼎
【成语读音】rǎn zhǐ yú dǐng
【成语解释】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四年》:“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
【成语造句】无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ABCD式的成语、补充式成语、带于字的成语、带指字的成语、带染字的成语、带鼎字的成语
【成语接龙】、第三个字是于的成语、第二个字是指的成语、染开头的成语、染结尾的成语、鼎开头的成语、鼎结尾的成语
染指于鼎成语接龙:
鼎铛有耳 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属炊具。电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耳朵的都应该听说、知道。
鼎铛玉石 视鼎如铛,视玉如石。形容生活极端奢侈。
鼎镬如饴 饴:麦芽糖,糖浆。受酷刑像吃糖一样。形容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鼎鼎大名 形容名气很大。
鼎镬刀锯 鼎:古代烹用的青铜器物。镬:大锅。鼎镬:是古代的酷刑刑具,用以把人煮死。指古代四种酷刑的刑具,引用指称最残酷的刑罚。
鼎鱼幕燕 宛如鼎中游动的鱼,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处于极危险境地的人或事物。
染指于鼎的意思是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