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气吞山河
【成语读音】qì tūn shān hé
【成语解释】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成语出处】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成语造句】这号人,在困难中不是低头叹息,而是奋发图强,壮志凌云,气吞山河。(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
【近 义 词】气冲牛斗、气壮山河
【反 义 词】气息奄奄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繁体】氣吞山河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正音】山,不能读作“sān”。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ABCD式的成语、主谓式成语、带吞字的成语、带山字的成语、带气字的成语、带河字的成语
【成语接龙】、第二个字是吞的成语、第三个字是山的成语、气开头的成语、气结尾的成语、河开头的成语、河结尾的成语
气吞山河成语接龙:
河梁之谊 河梁:桥,指送别之地。指送别时依依不舍的情谊。
河落海干 比喻一点不剩。
河目海口 河目:形状像河一样的眼睛,上下眼眶平而长;海口:像大海一样的嘴,又大又深。比喻相貌非凡。
河清海晏 河:黄河;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河清难俟 俟:等待。很难等到黄河水清。比喻时间太长,难以等待。
河山带砺 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气吞山河的意思是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