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屏声敛息
【成语读音】píng shēng pǎn xī
【成语解释】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
【成语出处】《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臣邕怔营惭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
【成语造句】连连屏声敛息,不敢作声。★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八回
【近 义 词】屏声静气
【成语用法】作定语、状语;指悄不出声
【成语繁体】屏聲斂息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ABCD式的成语、并列式成语、带声字的成语、带屏字的成语、带息字的成语、带敛字的成语
【成语接龙】、第二个字是声的成语、屏开头的成语、屏结尾的成语、息开头的成语、息结尾的成语、第三个字是敛的成语
屏声敛息成语接龙:
息事宁人 息:平息;宁:使安定。原指不生事,不骚扰百姓,后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们平安相处。
息息相关 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息迹静处 息:止息;迹:行迹,脚印;处:处所。要想不见行迹,只有自己静止不动。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息交绝游 屏绝交游活动。隐居。
息怒停瞋 瞋:发怒时睁大眼睛。停止发怒和生气。多用作劝说,停息恼怒之辞。
屏声敛息的意思是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