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逆臣贼子
【成语读音】nì chén zéi zǐ
【成语解释】逆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成语出处】《晋书·王导传》:“逆臣贼子,何世无之?岂意今者近出臣族!” 唐·陈子昂《请措刑科》:逆臣贼子,顿伏严诛。”
【成语造句】无
【反 义 词】顺天应时、奉天承运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心怀异志的人
【成语繁体】逆臣賊子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晋朝成语、ABCD式的成语、并列式成语、带子字的成语、带臣字的成语、带贼字的成语、带逆字的成语
【成语接龙】、子开头的成语、子结尾的成语、第二个字是臣的成语、第三个字是贼的成语、逆开头的成语、逆结尾的成语
逆臣贼子成语接龙:
子虚乌有 子虚:并非真实;乌有:哪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
子曰诗云 子:指孔子;诗:指《诗经》;曰、云:说。泛指儒家言论。
子子孙孙 子孙后裔;世世代代的意思。
子女玉帛 原指人民与财产。后用以泛指财物、美女。
子为父隐 儿子为父亲隐瞒劣迹。
子孝父慈 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逆臣贼子的意思是逆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