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目不识书
【成语读音】mù bù shí shū
【成语解释】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涑水记闻》第16卷:“目不识书,而能口占作诗,颇有才思。”
【成语造句】无
【近 义 词】目不知书
【反 义 词】学富五车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不识字
【成语繁体】目不識書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书的成语、ABCD式的成语、主谓式成语、带不字的成语、带书字的成语、带目字的成语、带识字的成语
【成语接龙】、第二个字是不的成语、书开头的成语、书结尾的成语、目开头的成语、目结尾的成语、第三个字是识的成语
目不识书成语接龙:
书不尽言 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书声琅琅 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书缺有间 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
书香门第 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书不尽意 指文辞难充分达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书不释手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目不识书的意思是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