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扛鼎抃牛
【成语读音】káng dǐng biàn niú
【成语解释】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 汉·杨雄《法言·渊骞》:“秦悼武、乌获、任鄙,扛鼎抃牛,非绝力也?”
【成语造句】汉·扬雄《法言·渊骞》:“秦悼武、乌获、任鄙,扛鼎抃牛,非绝力也?”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繁体】摃鼎抃牛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牛的成语、ABCD式的成语、并列式成语、带扛字的成语、带抃字的成语、带牛字的成语、带鼎字的成语
【成语接龙】、牛开头的成语、牛结尾的成语、第二个字是鼎的成语
扛鼎抃牛成语接龙:
牛头马面 迷信传说中的两个鬼卒,一个头象牛,一个头象马。比喻各种丑恶的人。
牛刀割鸡 杀只鸡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
牛衣对泣 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牛刀小试 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
牛鼎烹鸡 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牛鬼蛇神 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扛鼎抃牛的意思是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