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箕山之节
【成语读音】jī shān zhī jié
【成语解释】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山之操”。 箕山之节的故事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求人》:“昔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曰:‘……请属天下于夫子。’许由辞曰:‘为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自为与?啁噍巢于林,不过一枝;偃鼠饮于河,不过满腹。归已君乎!恶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颖水之阳,耕而食,终身无经天下之色。”
【成语造句】尧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节也。★《汉书·鲍宣传》
【近 义 词】箕山之操、箕山之志
【成语用法】作宾语;用于人的节操
【成语繁体】箕山之節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ABCD式的成语、偏正式成语、箕山之节的故事、带之字的成语、带山字的成语、带箕字的成语、带节字的成语
【成语接龙】、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第二个字是山的成语、箕开头的成语、箕结尾的成语、节开头的成语、节结尾的成语
箕山之节成语接龙:
节外生枝 本不应该生枝的地方生枝。比喻在原有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问题。多指故意设置障碍,使问题不能顺利解决。
节衣缩食 省吃省穿。形容节约。
节用裕民 节约用度,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
节用爱民 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节哀顺变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节上生枝 节:竹子分枝长叶的地方。枝节上又生出枝桠。比喻在不应出现问题的地方又产生了新问题
箕山之节的意思是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山之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