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九原可作
【成语读音】jiǔ yuán kě zuò
【成语解释】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因称墓地;作:起,兴起。设想死者再生。
【成语出处】《国语·晋语八》:“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
【成语造句】盖晋武帝称“安得诸葛亮者而与之共治”,正使九原可作,盍亦思所以用之。(宋·陈亮《英豪录序》)
【成语用法】作宾语;指死而复生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春秋成语、晋朝成语、九的成语、ABCD式的成语、主谓式成语、带九字的成语、带作字的成语、带原字的成语、带可字的成语
【成语接龙】、九开头的成语、九结尾的成语、作开头的成语、作结尾的成语、第二个字是原的成语、第三个字是可的成语
九原可作成语接龙:
作恶多端 做了许多坏事。指罪恶累累。
作威作福 原意是只有君王才能独揽权威,行赏行罚。后泛指凭借职位,滥用权力。
作法自毙 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泛指自做自受。
作育人材 培育人才。
作好作歹 比喻用各种理由或方式反复劝说。
作贼心虚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九原可作的意思是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因称墓地;作:起,兴起。设想死者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