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激浊扬清
【成语读音】jī zhuó yáng qīng
【成语解释】激:冲去;浊:脏水;清:清水。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清除坏的,发扬好的。 激浊扬清的故事
【成语出处】《尸子·君治》:“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
【成语造句】待制为官,尽忠报国,激浊扬清。(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
【反 义 词】讳疾忌医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清除坏的
【成语繁体】激濁揚清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正音】浊,不能读作“zhú”。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ABCD式的成语、并列式成语、激浊扬清的故事、激浊扬清对对子、带扬字的成语、带浊字的成语、带清字的成语、带激字的成语
【成语接龙】、第三个字是扬的成语、第二个字是浊的成语、清开头的成语、清结尾的成语、激开头的成语、激结尾的成语
激浊扬清成语接龙:
清风两袖 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清宫除道 清、除:洒水扫除;宫:古代房屋的通称。打扫房屋和道路。指准备迎接贵宾到来。
清夜扪心 清:清静;扪:按摸。指深夜不眠,进行反省。
清规戒律 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清汤寡水 形容菜肴水太多,佐料少,没有味道。
激浊扬清的意思是激:冲去;浊:脏水;清:清水。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清除坏的,发扬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