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风烛残年
【成语读音】fēng zhú cán nián
【成语解释】风烛:被风吹的蜡烛,容易熄灭;残年:残余的岁月,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成语出处】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陈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聊遗教于子孙耳。”
【成语造句】有许多象祁老者的老人,希望在太平中度过风烛残年,而侵略者的枪炮打碎了他们的希望。(老舍《四世同堂》六)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分句;含褒义
【成语繁体】風燭殘年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正音】烛,不能读作“zú”。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晋朝成语、ABCD式的成语、偏正式成语、带年字的成语、带残字的成语、带烛字的成语、带风字的成语
【成语接龙】、年开头的成语、年结尾的成语、第三个字是残的成语、第二个字是烛的成语、风开头的成语、风结尾的成语
风烛残年成语接龙:
年高德劭 劭:美好。年纪大,品德好。
年富力强 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年谷不登 年谷:一牛收获的谷物;登:成熟,完成。指年成很差,荒年。
年轻力壮 壮:健壮。年纪轻,体力强。
年深日久 形容时间久远。
年谊世好 年谊:科举时代称同年登科的关系;世好:两家世代友好。科举时代两家因同年登科而为世交的人。
风烛残年的意思是风烛:被风吹的蜡烛,容易熄灭;残年:残余的岁月,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