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奋不顾身
【成语读音】fèn bù gù shēn
【成语解释】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奋不顾身的故事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成语造句】部下弟子,虽不敢谓久经训练,有勇知方,惟大义所在,却是奋不顾身。(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十五回)
【近 义 词】万死不辞
【反 义 词】畏缩不前、贪生怕死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繁体】奮不顧身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ABCD式的成语、偏正式成语、奋不顾身的故事、带不字的成语、带奋字的成语、带身字的成语、带顾字的成语
【成语接龙】、第二个字是不的成语、奋开头的成语、身开头的成语、身结尾的成语、第三个字是顾的成语
奋不顾身成语接龙:
身不由己 由:听从。身体不由自己作主。
身怀六甲 六甲:传说为上帝造物的日子。指妇女怀孕。
身不由主 身体不由自己作主。
身外之物 指财物等身体以外的东西,表示无足轻重的意思。
身价百倍 身价:指社会地位。指名誉地位一下子大提高。
身无长处 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奋不顾身的意思是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