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独霸一方
【成语读音】dú bà yī fāng
【成语解释】霸占一个地方(多指坏人)。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钱王生于乱世,独霸一方,做了十四州之主。”
【成语造句】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六回:“居然也独霸一方了。”
【反 义 词】风烛残年、桑榆暮景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霸占一个地方
【成语繁体】獨霸一方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一的成语、ABCD式的成语、动宾式成语、带一字的成语、带方字的成语、带独字的成语、带霸字的成语
【成语接龙】、第三个字是一的成语、方开头的成语、方结尾的成语、独开头的成语、独结尾的成语
独霸一方成语接龙: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方兴未艾 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方枘圆凿 枘:榫头;凿:榫眼。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方头不劣 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不劣:倔强不驯顺。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方外之人 方外:世外。原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
方便之门 原是佛教指引人入教的门径,后指给人方便的门路。
独霸一方的意思是霸占一个地方(多指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