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得不偿失
【成语读音】dé bù cháng shī
【成语解释】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成语出处】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成语造句】饶鸿生在精养轩虽化了几十块冤枉钱,在后乐园倒明白了一桩古典,不能说得不偿失了。(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三回)
【反 义 词】乞浆得酒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正音】得,不能读作“děi”;偿,不能读作“shǎnɡ”。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ABCD式的成语、主谓式成语、带不字的成语、带偿字的成语、带失字的成语、带得字的成语
【成语接龙】、第二个字是不的成语、失开头的成语、失结尾的成语、得开头的成语、得结尾的成语
得不偿失成语接龙:
失道寡助 道:道义;寡:少。做事违反正义的人,一定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
失惊打怪 形容神色慌张或动作忙乱。也形容大惊小怪。
失张失智 形容举动慌乱,心神不定。
失惊倒怪 犹失惊打怪。惊恐;慌张。
得不偿失的意思是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