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大惊失色
【成语读音】dà jīng shī sè
【成语解释】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成语出处】《汉书·霍光传》:“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
【成语造句】金方伯听见不是王慕维,又自称举人,不觉大惊失色。(清·张春帆《宦海》第二回)
【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补语;表示下意识的表情
【成语繁体】大驚失色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成语正音】色,不能读作“shǎi”。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ABCD式的成语、连动式成语、带大字的成语、带失字的成语、带惊字的成语、带色字的成语
【成语接龙】、大开头的成语、大结尾的成语、第三个字是失的成语、第二个字是惊的成语、色开头的成语、色结尾的成语
大惊失色成语接龙:
色厉内荏 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虚弱。
色仁行违 表面上主张仁德,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
色若死灰 面目惨白。原比喻面部没有什么表情。现形容十分害怕的神情。
色授魂与 色:神色;授、与:给予。形容彼此用眉目传情,心意投合。
色衰爱弛 色:姿色、容颜;弛:松懈,衰退。指靠美貌得宠的人,一旦姿色衰老,就会遭到遗弃。指男子喜新厌旧。
色胆迷天 形容贪恋淫欲胆量很大。
大惊失色的意思是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