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之音的意思 正始之音的读音和出处
【成语名称】
正始之音
【成语拼音】
[zhèng shǐ zhī yīn]
【成语解释】
①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土风流,盛于洛下,世称“正始之音”。②指纯正的乐声。
【成语出处】
《晋书·卫玠传》:“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此子复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绪,绝而复续。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
【成语例句】
正始之音其若何,朱弦疏越清庙歌。一弹一唱再三叹,曲淡节稀声不多。融融曳曳召元气,听之不觉心平和。(唐·白居易《五弦弹》诗)
【是否常用】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正始之音
【英文翻译】
pure music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正始之音”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风的成语 三国成语 Z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风气 出现 年间 为首 思想 糅合 经义 放达不羁 风流 正始之音 纯正 乐声
“正始之音”的单字解释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正南。正前方。前后对正。这幅画挂得不正。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正房。正院儿。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正反都很光洁。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术不正。6.正当:正路。正理。钱的来路不正。7.(色、味)纯正:正红。正黄。颜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体。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正文。正编。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正字的详细解释
【始】:1.起头,最初,与“终”相对:开始。始终。始祖。始创。周而复始。2.才,刚才:方始。始悟(才觉悟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始字的详细解释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之字的详细解释
【音】:1.声音;读音:音律。音乐。口音。乐音。杂音。把这个字的音读准。2.消息:佳音。音信。3.指音节:单音词。复音词。4.读(某音):“区”字作姓时音欧。5.姓。
音字的详细解释
“正始之音”的相关成语
正始之音 北鄙之音 靡靡之音 濮上之音 绕梁之音 桑间之音 丝竹之音 亡国之音 弦歌之音 弦外之音 郑卫之音
“正始之音”的关联成语
正字的成语 始字的成语 之字的成语 音字的成语 正开头的成语 始开头的成语 之开头的成语 音开头的成语 zheng的成语 shi的成语 zhi的成语 yin的成语zszy的成语正始什么什么的成语正什么之什么的成语正什么什么音的成语什么始之什么的成语什么始什么音的成语什么什么之音的成语
* 正始之音的意思 正始之音的成语解释 正始之音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