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而止的意思 中道而止的读音和出处
【成语名称】
中道而止
【成语拼音】
[zhōng dào ér zhǐ]
【成语解释】
走到半路就放弃了前进。比喻事情还没做完就停止了
【成语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三十三祖慧能大师》:“我求大法,岂可中道而止。”
【成语例句】
【是否常用】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中道而止
【英文翻译】
From the miple to the end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中道而止”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Z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半路 放弃 前进 比喻 事情 做完 停止
“中道而止”的单字解释
【中】:[zhōng]1.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中央。华中。居中。2.指中国: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队伍中。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中指。中锋。中年。中秋。中途。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农。中学。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适中。7.中人:作中。8.适于;合于:中用。中看。中听。9.成;行;好:中不中?。这办法中。饭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对上;恰好合上:中选。猜中了。三枪都打中了目标。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枪。中字的详细解释
【道】:1.道路:铁道。大道。人行道。羊肠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下水道。黄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义。5.技艺;技术:医道。茶道。花道。书道。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道。传道。卫道士。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道儿,一条斜道儿。10.姓。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说:道白。能说会道。一语道破。14.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16.以为;认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
道字的详细解释
【而】: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来。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而字的详细解释
【止】:1.停止:止步。止境。不止。2.拦阻;使停止:禁止。制止。止血。止痛。止得住。止不住。3.(到、至…)截止:展览从10月1日起至10月14日止。4.仅;只:这话你说过不止一次了。5.姓。
止字的详细解释
“中道而止”的近义词
中途而废 中道而废
“中道而止”的相关成语
中道而止 中道而废 戛然而止 如丘而止 适可而止 背道而驰 倍道而进 倍道而行 道而不径 反其道而行之 直道而行
“中道而止”的关联成语
中字的成语 道字的成语 而字的成语 止字的成语 中开头的成语 道开头的成语 而开头的成语 止开头的成语 zhong的成语 dao的成语 er的成语 zhi的成语zdez的成语中道什么什么的成语中什么而什么的成语中什么什么止的成语什么道而什么的成语什么道什么止的成语什么什么而止的成语
* 中道而止的意思 中道而止的成语解释 中道而止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