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开见日的意思 云开见日的读音和出处
【成语名称】
云开见日
【成语拼音】
[yún kāi jiàn rì]
【成语解释】
指拨开云雾;现出太阳。比喻送走黑暗重见光明。又比喻疑团解开;心情舒畅。
【成语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文益禅师》:“云开见日时如何?”
【成语例句】
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犹如云开见日,举国同庆。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结构类型】
连动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见,不能读作“xiàn”。
【繁体字形】
雲開見日
【英文翻译】
the clouds disperse and the sun appear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云开见日”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连动式成语 黑暗的成语 人物心理的成语 感受的成语
【成语关注】
指拨 云雾 现出 太阳 比喻 送走 重见光明 疑团 解开 心情舒畅
“云开见日”的单字解释
【云】:1.说:人云亦云。不知所云。2.表示强调:岁云暮矣。3.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4.指云南:云腿(云南宣威一带出产的火腿)。5.姓。云字的详细解释
【开】:1.使关闭着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开门。开锁。开箱子。不开口。2.打通;开辟:开路。开矿。墙上开了个窗口。开了三千亩水田。3.(合拢或连接的东西)展开;分离:桃树开花了。扣儿开了。两块木板没粘好,又开了。4.(河流)解冻:河开了。5.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开戒。开禁。开斋。开释。6.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开枪。开汽车。开拖拉机。火车开了。7.(队伍)开拔:昨天开来两团人,今天又开走了。8.开办:开工厂。开医院。9.开始:开工。开学。开演。10.姓。11.开金中含纯金量的计算单位(二十四开为纯金):这条金项链是十八开的。[英karat]12.开尔文的简称。1开是水的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13.趋向动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a)表示分开或离开:拉开。躲开。把门推开。窗户关得紧,打不开。b)表示容下:屋子小,人多了坐不开。这张大床,三个孩子也睡开了。c)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开了。d)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开了。天还没亮,大家就干开了。
开字的详细解释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现”,出现,显露。2.古同“现”,现存。
见字的详细解释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日字的详细解释
“云开见日”的近义词
“云开见日”的相关成语
云开见日 云开见天 拨云见日 开云见日 披云见日 风云开阖 云开日出 云开雾散 云开雾释
“云开见日”的关联成语
云字的成语 开字的成语 见字的成语 日字的成语 云开头的成语 开开头的成语 见开头的成语 日开头的成语 yun的成语 kai的成语 jian的成语 ri的成语ykjr的成语云开什么什么的成语云什么见什么的成语云什么什么日的成语什么开见什么的成语什么开什么日的成语什么什么见日的成语
“云开见日”造句
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全国人民犹如云开见日,举国相庆。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犹如云开见日,举国同庆。
你在我这里下了一场雨,我从此再无云开见日出。白槿湖
杂货铺老板看见我,原本阴冷的脸上马上云开见日,呵呵,小伙子,这几天怎么没看见你?这次来带什么好货色了,最近的行情很不错呀。
因一次机缘诊治,终于守得云开见日。
汤玉成的心一下子清明起来,大有云开见日之感。
终于,天空中的旋涡、裂缝终于慢慢地合拢了,云开见日。
艰难困苦经历过,挫折打击承受过,落寞无奈品尝过,惆怅忧愁郁闷过。只要坚持我所坚持的,努力我所努力的,一切都会云开见日,步入正途!
有时候,死者的一根头发、一小片指甲,都能使本来雾霾重重的案件最终守得云开见日明,——当然,这个道理实在是简单得连小孩子都能搞懂。
他,一个成功进入主流社会的淡定哥,一个历尽艰辛终于云开见日的八零后。
* 云开见日的意思 云开见日的成语解释 云开见日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