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三公的意思 一国三公的读音和出处
【成语名称】
一国三公
【成语拼音】
[yī guó sān gōng]
【成语解释】
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成语例句】
武夫当道势汹汹,一国三公谁适从。(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十四回)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一國三公
【英文翻译】
pided leadership
【成语故事】
一国三公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一国三公”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一的成语 三的成语 偏正式成语 左传的成语
【成语关注】
诸侯 国君 通称 国家 主持 政事 比喻 事权 统一 使人 不知道
“一国三公”的单字解释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一字的详细解释
【国】: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国字的详细解释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三字的详细解释
【公】:1.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公款。公物。公事公办。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分母。公议。公约。3.属于国际间的:公海。公制。公历。4.使公开: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买公卖。大公无私。秉公办理。6.公事;公务:办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诸公。张公。10.丈夫的父亲;公公:公婆。11.属性词。(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公羊。这只小鸡是公的。
公字的详细解释
“一国三公”的近义词
政出多门
“一国三公”的相关成语
一国三公 折臂三公
“一国三公”的关联成语
一字的成语 国字的成语 三字的成语 公字的成语 一开头的成语 国开头的成语 三开头的成语 公开头的成语 yi的成语 guo的成语 san的成语 gong的成语ygsg的成语一国什么什么的成语一什么三什么的成语一什么什么公的成语什么国三什么的成语什么国什么公的成语什么什么三公的成语
“一国三公”造句
政出多门的近义词有各自为政、一国三公、各行其是。一国三公犹不堪,况六贵同朝,势必相图,乱将作矣。
同时,还可免除“一国三公,民无所适从”的历史积弊,使国家和政党运行走入正常化轨道。
一国三公,谁都来罚款,谁都不解决问题。
那咱们三个总得有一人当‘老师’吧,不能一国三公,各讲各的让人无所适从。
罗家伦一度愤然辞职,“清华为教育、外交两部所共管,已有两姑之间难于为妇之苦,今更加以董事会,则一国三公,更有吾谁适从之叹矣。
* 一国三公的意思 一国三公的成语解释 一国三公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