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衣旰食的意思 宵衣旰食的读音和出处
【成语名称】
宵衣旰食
【成语拼音】
[xiāo yī gàn shí]
【成语解释】
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很晚了才吃饭。原形容帝王勤于政事;后泛指勤奋刻苦;从早到晚不懈怠。
【成语出处】
唐 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成语例句】
若夫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宜黜左右之纤佞,进股肱之大臣。(《旧唐书 刘蕡传》)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食,不能读作“sí”;旰,不能读作“hàn”。
【繁体字形】
宵衣旰食
【英文翻译】
busy with state affair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宵衣旰食”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高考常考易错成语 人物品质的成语 勤奋的成语
【成语关注】
穿衣 起来 吃饭 形容 帝王 勤于 政事 泛指 懈怠
“宵衣旰食”的单字解释
【宵】:1.夜:元宵。春宵。通宵达旦。2.姓。宵字的详细解释
【衣】:[yī]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丰衣足食。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给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衣字的详细解释
【旰】:[gàn]晚,天色晚:旰食宵衣(天晚才吃饭,天未亮就穿衣起床,多用以称谀帝王勤劳政事)。[hàn]〔旰旰〕盛大的样子,如“皓皓旰旰,丹彩煌煌”。
旰字的详细解释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食字的详细解释
“宵衣旰食”的反义词
“宵衣旰食”的近义词
专心致志 卧薪尝胆 夙夜不懈 夜以继日 孜孜不倦 废寝忘餐 握发吐哺 日理万机 旰食宵衣 昃食宵衣 未明求衣
“宵衣旰食”的相关成语
“宵衣旰食”的关联成语
宵字的成语 衣字的成语 旰字的成语 食字的成语 宵开头的成语 衣开头的成语 旰开头的成语 食开头的成语 xiao的成语 yi的成语 gan的成语 shi的成语xygs的成语宵衣什么什么的成语宵什么旰什么的成语宵什么什么食的成语什么衣旰什么的成语什么衣什么食的成语什么什么旰食的成语
“宵衣旰食”造句
他多次自励,只要能“救乱”,那怕是宵衣旰食,头上再添几许白发,也在所不计。周*来*理宵衣旰食,日理万机,得到人民的爱戴。
愿的追求宵衣旰食,愿永远学而不厌。
刘成一家一直过着宵衣旰食的生活.
周异当洛阳令时,宵衣旰食,克己奉公,积劳成疾,几年后撒手人寰。
可怜他辛苦十七年,励精图治,宵衣旰食,勤俭节约,最终却吊死在煤山之上。
朕宵衣旰食,不敢妄自菲薄,今又得此良将,此天佑我大明。
这是一个宵衣旰食励精图治的勤勉之君,可是其文化上的呆板,也让人难以忍受。
奈何积弊太深,人心坏朽,隆庆皇帝虽天姿英纵宵衣旰食,也难以毕其功于一役。
御史大人,恕个罪说,当今万岁算是宵衣旰食,勤勉躬亲。
* 宵衣旰食的意思 宵衣旰食的成语解释 宵衣旰食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