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色并厉的意思 声色并厉的读音和出处
【成语名称】
声色并厉
【成语拼音】
[shēng sè bìng lì]
【成语解释】
声色:声音和脸色。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敦声色并厉,欲以威力便从己。”
【成语例句】
【是否常用】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说话的语气
【结构类型】
主谓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聲色並厲
【英文翻译】
A combination of voice and color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声色并厉”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S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声色 声音 脸色 很严厉
“声色并厉”的单字解释
【声】:1.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锣声。大声。2.说话;语言:不声不响。呼声。3.宣布;陈述:声明。声讨。4.名誉:声望。名声。5.声母:声韵。双声。6.声调:第一声。去声。7.量词。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连喊三声。声字的详细解释
【色】:[sè]1.颜色:红色。绿色。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厉内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种类:各色货品。花色齐全。5.质量:成色。足色。6.情欲。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艺双绝。[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色字的详细解释
【并】:[bìng]1.合在一起:归并。合并。把三个组并成两个。2.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平排着:并蒂莲。我们手挽着手,肩并着肩。3.表示不同的事物同时存在,不同的事情同时进行:两说并存。相提并论。4.用在否定词前面加强否定的语气,略带反驳的意味:你以为他糊涂,其实他并不糊涂。所谓团结并非一团和气。5.并且:我完全同意并拥护领导的决定。6.用法跟“连”相同(常跟“而”、“亦”呼应):并此而不知。并此浅近原理亦不能明。[bīng]山西太原的别称。
并字的详细解释
【厉】:1.严格:厉行节约。2.严肃;猛烈:正言厉色。雷厉风行。3.古又同“砺”。4.古又同“疠”。5.古又同“励”。6.古又同“癞(lài)”。
厉字的详细解释
“声色并厉”的反义词
“声色并厉”的近义词
声色俱厉
“声色并厉”的相关成语
声色并厉 不动声色 不露声色 狗马声色 裘马声色 声色不动 声色狗马 声色货利 声色俱厉 声色犬马
“声色并厉”的关联成语
声字的成语 色字的成语 并字的成语 厉字的成语 声开头的成语 色开头的成语 并开头的成语 厉开头的成语 sheng的成语 se的成语 bing的成语 li的成语ssbl的成语声色什么什么的成语声什么并什么的成语声什么什么厉的成语什么色并什么的成语什么色什么厉的成语什么什么并厉的成语
* 声色并厉的意思 声色并厉的成语解释 声色并厉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