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谏之义的意思 三谏之义的读音和出处
【成语名称】
三谏之义
【成语拼音】
[sān jiàn zhī yì]
【成语解释】
《公羊传 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后以“三谏之义”指事君之正道。
【成语出处】
《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
【成语例句】
东汉·王充《论衡·程材》:“案世间能建蹇蹇之节,成三谏之义,令将检身自敕,不敢邪曲者,率多儒生。”
【是否常用】
一般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三諫之義
【英文翻译】
Three remonstrations
【成语故事】
三谏之义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三谏之义”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三的成语 偏正式成语 三开头的成语 S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无义 请勿 不可 君子 以为 君臣 引孔 子曰 所谓 大臣者 道事君 君之 正道
“三谏之义”的单字解释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三字的详细解释
【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进谏。直言敢谏。从谏如流。
谏字的详细解释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之字的详细解释
【义】: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道义。大义灭亲。义不容辞。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演。3.情谊:情义。忘恩负义。4.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义父。义女。5.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6.姓。7.意义;道理:字义。定义。微言大义。
义字的详细解释
“三谏之义”的相关成语
三谏之义 灌瓜之义 绨袍之义
“三谏之义”的关联成语
三字的成语 谏字的成语 之字的成语 义字的成语 三开头的成语 谏开头的成语 之开头的成语 义开头的成语 san的成语 jian的成语 zhi的成语 yi的成语sjzy的成语三谏什么什么的成语三什么之什么的成语三什么什么义的成语什么谏之什么的成语什么谏什么义的成语什么什么之义的成语
* 三谏之义的意思 三谏之义的成语解释 三谏之义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