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帝明王的意思 圣帝明王的读音和出处
【成语名称】
圣帝明王
【成语拼音】
[shèng dì míng wáng]
【成语解释】
本指上古道德智能卓越的君主。后泛称历代英明的帝王。
【成语出处】
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汉兴,去圣帝明王遐远,仲尼之道又绝,法度无所因袭。”
【成语例句】
自古圣帝明王、忠臣烈士,各令所在长吏以礼致祭。★唐陆贽《贞元九年冬至大礼赦制》
【是否常用】
一般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皇帝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聖帝明王
【英文翻译】
wise emperor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圣帝明王”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S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道德 智能 君主 泛称 历代 英明 帝王
“圣帝明王”的单字解释
【圣】:1.最崇高的:圣地。神圣。2.称学识或技能有极高成就的:圣手。诗圣。3.指圣人:圣贤。4.封建社会尊称帝王:圣上。圣旨。5.宗教徒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圣经。圣灵。6.姓。圣字的详细解释
【帝】:1.宗教徒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上帝。天帝。玉皇大帝。2.君主;皇帝:称帝。三皇五帝。3.指帝国主义:反帝斗争。4.姓。
帝字的详细解释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明字的详细解释
【王】:[wáng]1.君主;最高统治者:君王。国王。女王。2.封建社会的最高爵位:王爵。亲王。王侯。3.首领;头目:占山为王。擒贼先擒王。4.同类中居首位的或特别大的:蜂王。蚁王。王蛇。花中之王。5.辈分高:王父(祖父)。王母(祖母)。6.最强的:王水。王牌。7.姓。[wàng]古代称君主有天下:王天下。
王字的详细解释
“圣帝明王”的相关成语
圣帝明王
“圣帝明王”的关联成语
圣字的成语 帝字的成语 明字的成语 王字的成语 圣开头的成语 帝开头的成语 明开头的成语 王开头的成语 sheng的成语 di的成语 ming的成语 wang的成语sdmw的成语圣帝什么什么的成语圣什么明什么的成语圣什么什么王的成语什么帝明什么的成语什么帝什么王的成语什么什么明王的成语
“圣帝明王”造句
隋唐以后,就成为指称由古代圣帝明王开创和不断改进的、由孔子加以综合创新的、在汉代被国家立为国教的宗教。周有三母才生出圣帝明王,女子不读书明理,怎能出孝子贤孙。
到汉宣帝时候,有一个宰相,认为《周易》是圣帝明王治太平之书,帝王应该用《周易》原理,创造一个太平盛世。
《圣帝明王》作者风秤雪已经更新了最新章节祝大家蛇年大吉。
然锡册命而定名分,诚圣帝明王之首重也。
古之圣帝明王,未有宫室高丽,以凋敝百姓之财力者也。
一二九五年,元成宗诏令全国对圣帝明王以时致祭。
维成周十有三年,孟春丁卯,上朔丙子,西周武王姬发遣周公旦敢昭告日,月,星辰,风伯,雨师,历代圣帝明王之神曰:“呜呼!天有显道,厥类惟彰。
至元三十一年(1294)四月,钦奉诏条内一款,五岳四渎,遣使诣祠致祭;其名山大川、圣帝明王、烈士载在祀典者,所在长吏,除常祀外,择日致祭,庙宇损坏,官为修理。
* 圣帝明王的意思 圣帝明王的成语解释 圣帝明王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