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广益
成语拼音:
jí sī guǎng yì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
褒义成语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集,不能读作“jī”。
繁体字形:
集思廣益
英文翻译:
benefit by mutual discussion
集思广益成语造句
1、如果我们集思广益,我们也许能制订一个真正完善的计划。
2、互相探讨是集思广益的好办法,一个作品经过大家研究和讨论,是会更臻完善、收效更大和不易发生毛病的。
3、一边胃口大开,大啖鱼子酱、黑松露、海胆、毛蟹;一边悲天悯人,为全球粮食短缺,穷国贫民饿肚子而集思广益,谋寻对策。
4、为了弥补过失,老总召开临时会议,希望同仁集思广益,寻求解决办法。
5、这需要认真调查研究,比较各国的经验,集思广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
成语集思广益单字解释
集读音:jí
集jí
1.集合;聚集:汇~。齐~。~思广益。惊喜交~。
2.集市:赶~。
3.集子:诗~。文~。全~。地图~。
4.某些篇幅较长的著作或作品中相对独立的部分:《康熙字典》分为子、丑、寅、卯等十二~。影片上下两~,一次放映。三十~电视连续剧。
5.集合
6.的简称。
7.姓。
一呼而集
集体主义
麕集蜂萃
鳞集仰流
思读音:sīsāi
思sīsāi
[sī]
1.想,考虑,动脑筋:~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忖。~索。~维。沉~。寻~。见异~迁。
2.想念,挂念:~念。~恋。相~。
3.想法:~绪。~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
4.姓。
[sāi]
〔于~〕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于~者如故矣”。
思念存想
奇思妙想
思断义绝
忧国忘思
广读音:guǎngān
广guǎngān
[guǎng]
1.多:兵多将~。大庭~众。
2.扩大;扩充:推~。以~流传。
3.姓。
[ān]
同“庵”(多用于人名)。
广袤丰杀
广师求益
水广鱼大
取民愈广
益读音:yì
益yì
1.好处(跟“害”相对):利~。公~。权~。受~不浅。
2.有益的(跟“害”相对):~友。~鸟。~虫。
3.姓。
4.增加:增~。延年~寿。
5.更加:多多~善。精~求精。
严师益友
利益均沾
七损八益
广师求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