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然若揭
成语拼音:
zhāo rán ruò jiē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昭,不能读作“zhào”。
繁体字形:
炤然若揭
英文翻译:
be completely bared there and then
昭然若揭成语造句
1、因此,大宗商品的高价会引起全球紧张局势的第二个原因就昭然若揭了。
2、高洋在诏书中将州郡膨胀主要归罪于豪家大族,不能不说是别有用心的,显示了高氏政权与豪右的对立态势,高洋以此为借口打击豪右的用意也昭然若揭。
3、既然是并列,那就不会优劣利弊如此简单明了,昭然若揭,而只有在难分高下的较量中,法治相对于人治的优点才值得追求,正如只有打老虎而不是打老鼠的武松才能算得上英雄一样。
4、由此可见,突厥势力总是分分合合,朝秦暮楚,勾心斗角,时而众叛亲离,时而拉帮结伙,其部族成员的叛逆性格根深蒂固,叛逆意识昭然若揭。
5、承电示撤消军院,爱国之忱,昭然若揭。
成语昭然若揭单字解释
昭读音:zhāo
昭zhāo
1.明显;显著:~彰。~著。
2.表明;显示:以~信守。
3.姓。
众人昭昭
明昭昏蒙
臭名昭着
劣迹昭着
然读音:rán
然rán
1.对;不错:不以为~。
2.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知其~,不知其所以~。
3.然而:此事虽小,~亦不可忽视。
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突~。显~。欣~。飘飘~。
5.又同“燃”。
黯然魂销
黯然神伤
雅量豁然
黯然无色
若读音:ruòrě
若ruòrě
[ruò]
1.如;好像:安之~素。欣喜~狂。~隐~现。旁~无人。~无其事。
2.姓。
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犯我,我必犯人。
4.人称代词。你:~辈。
[rě]
见〖阿兰若〗、
画若鸿沟
纍纍若若
进道若蜷
稳若泰山
揭读音:jiēqì
揭jiēqì
[jiē]
1.把盖在上面的东西拿起,或把粘合着的东西分开:~锅。~幕。
2.使隐瞒的事物显露:~露。~发。~底。~穿。~短。~晓。
3.高举:~竿而起。
4.标示:~橥(zhū)(本是作标记的小木桩,引申为标志。亦作“揭著”)。~示。
5.扛,持。
6.姓。
[qì]
提起衣裳:~衣涉水。
揭鸡肆赦
匿名揭帖
唇揭齿寒
揭揭巍巍